红白喜事

农村四股歪风,比打光棍更愁

我老家邻居老王,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。老王家本来日子过得去,二层小楼住着,小货车跑运输,一年也能剩个几万。可前年,村里对门的小李家盖了三层小洋楼,还装了落地大玻璃,一下子成了村里的“焦点”。老王心里就不平衡了,咬咬牙,贷了20万,也非要盖个三层半,外立面全贴瓷砖

赌博 农村 打光棍 二姨 红白喜事 2025-11-14 04:27  2

60后、70后走了之后,亲情会变得薄凉

亲情,是血脉相连的纽带,曾经在岁月长河中温暖过无数人的童年与成长。小时候,每逢节庆或家中有大事,亲戚们总是纷纷赶来帮忙,热热闹闹地张罗饭菜、收拾桌椅,人情味浓得化不开。过年走亲戚,哪怕路途遥远也要步行前往,在亲戚家住上几天,和表兄弟姐妹们嬉笑打闹,睡在同一张床

亲情 70后 60后 红白喜事 城市化进程 2025-10-13 06:15  3

卖掉大城市的房子,回农村发展,真没想到结果是这样的

“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,带着800万回农村创业”——三年前,我做这个决定时,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觉得“疯了”。有人说“城里的房是黄金,农村的地是黄土”,有人劝“再熬几年就能退休,何必折腾”。如今三年过去,结果却出乎很多人意料,也让我对“城乡选择”有了新的认知。

城市 农场 农村 红白喜事 生态农业 2025-10-07 04:40  3

乡村是非多

乡村,常被描绘成一幅宁静、淳朴的田园画卷:青瓦白墙,炊烟袅袅,鸡犬相闻,人情浓厚。然而,在这片看似平和的土地上,却潜藏着一条看不见的暗流——是非多。这不是对乡村的贬低,而是对人性与社会结构的真实洞察。

乡村 传播 人性 他人的生活 红白喜事 2025-09-28 17:26  3

人到中年,我终于学会了这样爱自己

时光如流水般无声无息地流淌,不经意间已走过半生。站在人生这个阶段,回望过往,才发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与改变,早已悄然重塑了我的生活。护肤不再追求繁复的步骤,而是回归本真,清洁、保湿、抗皱,日复一日的简单仪式,却让肌肤透出自然的光泽。护眼霜成了每日早晚的必修

眼霜 细纹 人到中年 红白喜事 毛笔字 2025-09-23 22:20  4

张亚宁:庄客

挂了电话,我被浓浓的乡愁笼罩。第一时间给母亲打了电话,将老家人过喜事的地点和时间说清楚。在电话这头,我完全能感觉到母亲的兴奋。说实话,我好久没有听到“动庄”这个词了。在我老家,参加红白喜事通常说成“行门户”,但是同村人之间过事情,直接说动庄。动庄时,全村人都被

红白喜事 炕桌 唢呐 庄客 张亚宁 2025-09-23 10:54  4

官场微小说:移风易俗

有的人是随市俗、跟潮流,看人家操办自己也不得不办;有的人是借机把往日随出的礼金往回收一收;还有的则是因身份、地位、职务、权力的不同,通过操办红白喜事,可以敛财、可以交朋友,可谓投桃报李、礼尚往来,利在自己,功在眼前。

肝癌 微小说 寿宴 追悼会 红白喜事 2025-09-20 22:28  6

官场微小说:红白喜事

有的人是随市俗、跟潮流,看人家操办自己也不得不办;有的人是借机把往日随出的礼金往回收一收;还有的则是因身份、地位、职务、权力的不同,通过操办红白喜事,可以敛财、可以交朋友,可谓投桃报李、礼尚往来,利在自己,功在眼前。

肝癌 微小说 寿宴 追悼会 红白喜事 2025-09-16 15:26  5

人到晚年参加红白喜事,随礼有6条规矩,要了解以免闹出笑话!

人这一辈子,就像一本书,翻到六十岁以后,算是读过了大半篇章。年轻时争强好胜,中年时奔波劳碌,到了晚年,终于能静下心来,品味生活的真谛。这真谛里,很重要的一味,就是“人情世故”。尤其参加亲戚朋友的红白喜事,这既是维系感情的纽带,也是考验我们智慧和情商的“考场”。

随礼 真谛 红白喜事 亲情友情 晚年 2025-09-12 20:14  5